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2023 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格致论道•湾区半岛电子专场走进黄埔民众体验科学盛宴魅力

  5 月 20 日下午,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的 2023 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暨格致论道 · 湾区第 22 期在广州黄埔区玉岩中学举办,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现场近千人观看。

  src=世界是个巨大的盲盒,令人振奋的惊喜背后总暗藏着生活的智慧。本次讲坛以 智慧的选择 为主题,从人脸识别到深潜器设计,从纳米测汞到无刺鱼改良,从动物行为进化到食肉动物群落研究,6 位嘉宾分享了他们自立自强的科研攻关故事。

  如果仅有侧脸或被部分遮挡的面部,人脸能否被精准识别?如何在姿态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准确识别人脸?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于海关识别、刑侦追踪以及日常手机应用当中。

  如果能根据任意一张人脸图片生成正面无表情的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朱翔昱介绍道。但实现的难度非常大,首先需要从二维的照片中恢复出人脸的三维结构,然后在三维空间对人脸的姿态和表情进行校正,才能生成面无表情的照片。朱翔昱及其团队花了近 10 年的时间研发出全姿态三维人脸重建及校正算法,通过重建三维人脸,在三维空间对人脸照片进行转正,并重新成像,生成出逼真的人脸。此外,朱翔昱还提到,人脸的潜力不止于此,未来还可以通过人脸测算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人工智能会变得更加人性化。

  鱼好吃,但小刺半岛电子难挑。 我们数了一下,平均一条武昌鱼肌肉中的小刺大概有 120 根。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介绍道。我国主养鱼类普遍存在肌间刺多、影响食用和加工的问题,那能否从根源上解决鱼刺 卡脖子 的难题呢?高泽霞和她的研究团队历时 10 年,在斑马鱼的 68 个基因突变体中筛选鉴定,找到了调控肌间刺发育的关键基因,并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掉这个关键基因。从减少小刺数目 30%,到 100% 无小刺,他们终于在 2022 年成功培育出了无小刺武昌鱼,并与桂院士合作培育了无小刺银鲫。经过试吃和数据验证,无小刺武昌鱼与普通鱼在体型、口感、营养上相差无几。

  2020 年 11 月, 奋斗者 号载人深潜器成功下潜 10909 米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 3 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载人舱是深潜器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潜航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际上的万米深潜器采用钛 64 合金,但一次最多只能 2 人下潜。为了保证更为合理的 3 人下潜,载人舱要足够大;为了实现多次安全下潜,载人舱既要能承受住万米水压又要能顺利上浮。经过 12 年的不断优化和上千次的测试,马英杰研究员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团队自主研制的新型钛合金终于问世,成功铸造 奋斗者 号载人球舱。目前 奋斗者 号深潜器已实现数十次万米下潜,我国已经成为万米下潜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 载人舱研制借助了全国多个科研单位的力量,从材料制备、锻造、焊接到成型,带动了国内整个钛工业的发展,真的‘钛’强大!

  汞是一种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过量汞进入水体会导致汞中毒,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然而,传统检测水中汞的设备体积大、检测周期长、成本高,无法携带到现场进行及时检测和预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佩佩及其团队基于多年来的纳米加工技术研究基础,有效降低了传感芯片批量制备的成本。此外,他们研制的传感器,不仅能够检测汞,还可以延伸到检测其他环境污染物、危化品、药品、化妆品、食品、农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动物的本能是生存和繁衍,但实际上动物经常会做出一些超出本能以外的反常行为,比如 飞蛾扑火 大象醉酒 。人也一样,比如无意义的 白日梦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唐业忠原创性提出神经网络 间接选择 理论,这对幼儿教育也有启示。他认为应该对儿童大脑进行全方位的刺激,而不是过早地开始单一的算数和习字。

  我国西南山地及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是全球大型食肉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森林中的 肉 就那么多,如何 分食 才能共存?大型食肉动物数量少、行动隐秘,想直接观察它们吃什么并不容易。因此,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蒙转换思维,带领她的学生从动物输出的 粪 去研究入口的 食 ,他们历经 8 年,在我国西南山地采集 1700 余份动物粪便,通过粪便 DNA 分子食性分析方法去判断每一份粪便对应的动物物种和食物组成,最后获得了 900 多份食肉动物的高精度分子食性数据,这也是世界上首个多种食肉动物的分子食性数据集。姚蒙通过构建高原食肉动物食物网,分析得出不同食肉动物的食性差异及捕食偏好有显著的差异,这使得它们能减少彼此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更好地在生态系统存。

  除了科学演讲外,本期活动还特别策划了圆桌对话,并面向现场观众开放互动问答,现场氛围热烈。

  src=本期活动主持人是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的助理教授包童,谈及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他提到只有把基础知识打扎实,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应用。也有观众表示收获满满,玉岩中学的杨子莹同学表示,这是第二次参加格致论道湾区讲坛了,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讲坛形式很新颖。市民温先生表示本来是带小孩来参加,想为他们种下科学的种子,看完后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科学讲坛举办。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