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2023明文化论坛即将开幕!精彩活动抢先看半岛电子

  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为主题的2023明文化论坛将于7月8日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开幕。1场主论坛、5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3场主题文物展、10项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时间贯穿全年,充分释放明文化主题的信号,展现昌平区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本届明文化论坛包括文化遗产论坛、文旅融合论坛、数字文博论坛、服饰美学论坛以及永乐大典论坛5场主题论坛,其中,明代服饰美学主题论坛一经发布,就备受关注。

  着锦衣,梳高髻,风鬟雾鬓,是明朝中后期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昭示着整个明朝与前代殊为不同的社会面貌。中华民族服饰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而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传承至明代的服装,承载着华夏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据明代服饰美学论坛负责人介绍,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明代服饰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建朝之初,其衣冠定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确立了一系列严密周备的服饰制度。同时,明代纺织技术大幅发展,产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丝绸,其风格题材精致复杂、色彩纹样绚烂多姿,品种迭代出新。总之,制度的持续更定与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明代服饰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

  本次明代服饰美学主题论坛由昌平区和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将于7月8日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线上同步直播。据介绍,论坛将以“明代服饰美学与当代价值”为主题,围绕明代服饰典章、纺织服饰实物、时代美学风尚等议题,特邀6位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演讲,以及青年学者参与学术互动。

  明代服饰研究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将深度挖掘明代服饰的历史文化内涵,阐释中国传统服饰美学,促进明代美学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结合明代服饰美学主题论坛,前期我区还联合北京服装学院共同举办了3场明代服饰研究学术沙龙,分别从明代服饰制度研究、服饰实物研究以及服饰文物保护三个层面展开研讨,来自全国高校、文博机构的12位明代服饰研究领域专家进行分享交流,助力明代服饰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明代服饰美学主题论坛,还有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数字文博以及永乐大典论坛4场不同主题的论坛,将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主题演讲和学术互动,进一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让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2023明文化论坛中,我区精心策划了3场主题文物展,让更多市民邂逅多彩大明。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就是其中一场,这里汇聚了来自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多家文博单位的137件展品,通过“以礼永续”“物里乾坤”“放眼世界”三个单元,将一幅呈现万历年间社会风情与皇家生活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铺开。

  展厅中,有金丝翼善冠、十二龙九凤冠、青花瓷大缸、青花云龙纹盒等定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步入展厅,观众绝对不会错过一口青花瓷大缸,这是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展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口大缸是首次走出库房与观众见面。

  专家据此推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长明灯”。“古代君王在陵墓中放置长明灯,是希望陵墓可以像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因为要储存半岛电子足够多的油脂,所以缸的体积一定要足够大。”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大缸的颈部还有一行小字,从右向左连起来为“大明嘉靖年制”,缸内表面似乎附着一层黑乎乎的脏东西,“这并不是灰尘,而是燃烧过的痕迹。”该讲解员说,刚出土的时候,缸内储有油脂,经鉴定表面油脂为蜂蜡,大概5到6厘米厚,下部为植物油;油面中心还有灯芯,顶端有燃烧过的痕迹,大概是由于玄宫封闭后缺氧而熄灭。

  文物不仅要保护,更要“走出去”。今年4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联合杭州临平博物馆,举行“明潢贵器—万历专题文物展”,这也是明十三陵文物首次出京,来到了杭州,此次展览共展出了70套100件出土于明十三陵的精品文物,这些以万历龙袍、皇后凤冠、万寿海棠执壶为代表的华彩器物,向观众全面呈现了明朝万历年间精美庄重的宫廷技艺和大气恢弘的皇家气度。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外交往频繁,出现了空前的新局面。据介绍,此次展出的定陵出土文物中,大部分展品都是十三陵未曾公开展出过的压箱好物。“文物不仅要保护好,国家也在鼓励文物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十三陵文物首次出京展览选择在杭州,一方面是照顾南方的朋友来京看展路途遥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和杭州临平区进行文化交流,希望这里珍贵的史前文物也能进京展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也将于7月8日开展。据介绍,该展览由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联合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届时,定陵出土万历皇帝的金冠以及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4顶凤冠将一并“亮相”。“

  据悉,“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将有60套文物在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展出,堪称一场来自明代的文化与美学盛宴。

  文创售卖、考古书吧、考古研学、创意餐饮……近日,作为“昌平礼物”之一的明十三陵“动态文创空间”开始试营业,“动态文创空间”集合了文创品售卖区、考古体验区、咖啡餐饮区等不同的分区功能,通过“动态”的概念设定,使动态的展示模式,沉浸式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体验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据介绍,其中最有特点的当属考古体验区,这里集合了“考古挖掘+非遗体验+考古书吧+研学课堂”的考古综合体验,打造了“沉浸式互动考古体验空间”。“游客可以体验考古挖掘、文物修复及非遗技艺,了解考古知识、文物器物,非遗传承等,以此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游客在游览明十三陵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在咖啡餐饮区,集合了“考古咖啡+考古便当”的创意餐饮概念,打造一个结合考古、历史和咖啡餐饮的独特空间,让游客在考古体验、文创购物的同时,能够品尝具有明十三陵特色的美食,更多地去了解明十三陵的考古遗迹和历史故事。

  本届明文化论坛更加突出全民共享的理念,发布了“明粉看明朝”活动,已于5月31日发布招募启事,受到网络大V、明粉的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6月中旬,一批知名网络大V齐聚明十三陵,开展“大V讲大明,就在十三陵”现场采风活动。网络大V们深入走进明十三陵永陵、献陵、德陵、裕陵、康陵、昭陵等,全方位沉浸式打卡明十三陵古建筑群。在未开放陵寝中,参天的白皮松、精美的御路石雕、石质匾额、独具魅力的花斑石墙垛,吸引网络大V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用镜头记录历史的厚重和生命的蓬勃。

  通过借助网络大V们的影响传播力,深入展示明十三陵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搭建面向公众的开放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共享明文化的氛围,让“2023明文化论坛”更加具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遍性价值,成为全民共享的大众化活动。视频最终将根据主题相关度、观看量、内容趣味性等评选入围选手,并由表现优异的“明粉”,在明文化论坛主题论坛上发言,实现“明粉”与专家的对话。

  本届论坛的系列活动将“大众化”理念放在首位,“明粉看明朝”活动就是本届论坛面向大众、鼓励社会参与的活动之一。此外,还在上半年,组织了明文化礼乐展演、《出警入跸图》再现等一系列活动。

  接下来,将组织北京古建音乐季十三陵专场活动、中医药文化节、“百子衣”快闪、“大明故事我开讲”、“大明书场”文化讲座等活动,贯穿全年,搭建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共享明文化的氛围,让论坛成为全民共享的大众化活动,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