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1953年李敏参加文艺表演上台前被的姐姐拦下:你等一下半岛电子

  半岛电子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心]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众人“进京赶考”,并在几天后,临时进驻了位于香山的双清别墅。

  不久之后,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而此时李敏的名字还是毛姣姣,并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至于爸爸说什么,她完全不明白。

  毛主席抱着自己的“洋娃娃”,笑得合不拢嘴。从此,李敏在爸爸的亲切关怀下,逐步融入了祖国的生活。

  1953年的一天,她要参加一次文艺表演,当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前,却被“姨妈”,也就是的姐姐拦下。李敏顿时满眼的狐疑。

  1936年冬天,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抵达了陕北的保安县。不久之后,贺子珍同志在一个破窑洞里生下了女儿李敏。

  几位一同走过长征路的女同志纷纷前来道贺。同志非常喜欢孩子,看着小姑娘在妈妈的怀里嘤嘤哭闹,忍不住抱了过来,轻轻地亲了一口。

  贺子珍同志在长征中为了保护断了一条腿的钟赤兵同志而身负重伤,加上营养不良。所以,小姑娘生下来的时候又小又瘦。这让同志是忍不住地怜爱,并开玩笑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

  旁边的毛主席一听,顿时开怀大笑道:“这个名字好啊!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这孩子就叫姣姣吧!”

  1937年10月,贺子珍同志到苏联去养病。1940年,4岁的姣姣也来到妈妈身边。可好日子没几天,苏德战争就爆发了。母女两人只能在离莫斯科有几百公里远的一座小城里相依为命。

  苏联的冬天异常寒冷,气温能低至零下30多度。当时,物资极其匮乏,别说暖气了,连生炉子用的柴火都没有。每人每天只能吃几块小黑面包充饥。

  即便如此,母子俩也会节衣缩食,供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上学。贺子珍同志还会把每天织的袜子拿出去卖掉,换来卢布给兄弟俩买书和文具。

  周末的时候,兄弟俩也会来看母女。贺子珍同志则把提前买好的土豆切成小块,熬成汤,再配上黑面包,让兄弟俩饱餐一顿。四人亲如一家,毛岸青和毛岸英都会叫贺子珍同志“妈妈”,姣姣则叫他们“哥哥”。

  1948年冬,王稼祥同志把母女从苏联接回到国内,并安排她们暂时住在沈阳。不久之后,贺子珍同志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1949年春末,贺子珍同志的妹妹贺怡受毛主席委托来到沈阳看望母子,并准备把姣姣送往身在北平的毛主席身边。

  姣姣一听小姨要带着自己去见爸爸,开心坏了,立刻用俄语给爸爸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天真地问道:“毛主席:大家都说我是你的亲女儿。但我从来没见过您,也不清楚这件事。那您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爸爸,请赶快告诉我,我好回到您的身边。”

  很快,毛主席收到了女儿的来信,可打开一看,是一大串稚嫩的俄文。他赶快找人帮着翻译,当听到大意后,毛主席忍不住开怀大笑,并立刻提笔回信:“你是我的亲女儿呀!一晃,十几年没看到你了。这次特意请贺怡同志去把你接到我身边。爸爸很想你!爸爸欢迎你!”

  毛主席原本想让同志把信带回沈阳,可写完信就改了主意,用加急电报发了出去。

  当妈妈把爸爸的电报翻译成俄语并读给她听后,姣姣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北平了。

  不久之后,姣姣跟着小姨坐火车先到大连,又从大连坐船转到天津,再坐火车终于抵达了北平。当贺怡牵着姣姣的手,走进双清别墅的时候。毛主席从办公室里快步走出迎接。

  姣姣看到身材伟岸、面目慈祥的毛主席,和照片中一模一样,立刻扑了过去,一头扎进爸爸的怀里,叫了一声“爸爸!”毛主席也难掩激动,搂着女儿,一个劲地亲,尽情享受这一刻久违的天伦之乐。

  可姣姣只会说“爸爸”的中文,随后就是一大串俄语。毛主席听不懂,但也能明白女儿的心意,笑道:“爸爸只懂一些英文,俄文完全不懂呀。如果你周(总理)伯伯在就好啦!”

  不过,姣姣非常聪明,经过了不长时间的学习就能用汉语与爸爸沟通。学习时,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找爸爸指点,有时还会在爸爸的办公桌下钻来钻去。逗得百忙之中的毛主席立刻放下笔,把女儿搂过来就亲,还会给女儿讲个故事。

  当时,姣姣已经13岁了,到了该上初中的年纪,毛主席就给她取了李敏这个学名。

  姣姣很奇怪,问道:“我叫毛姣姣呀!怎么改成李敏了?我明明姓毛,为什么要改成李呢?”

  毛主席听到女儿的问题,笑道:“姣姣是你的小名,现在要上学了,当然要有个学名。这个敏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敏,有好多意思,比如敏捷,聪敏。这个李嘛,可是大有来头哦。”

  1947年3月,胡宗南带着20万反动派军队进攻延安。毛主席则不顾个人安危,为了牵制敌人的重兵,亲率800多人开始了在陕北一年多的转战。

  转战期间,毛主席用了一个化名,叫“李德胜”,意为“得胜”。后来,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我军在运动战中重创了敌军。胡宗南也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出延安。

  所以,毛主席很喜欢这个象征着革命最终胜利的化名。而且,毛主席不喜欢特殊化,也是希望用这个名字给女儿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李敏因为在苏联生活了差不多10年,所以生活习惯非常苏化。例如早餐,她喜欢吃面包、黄油、牛奶、咖啡什么的。但在,每天早晨只能跟着爸爸一块吃稀饭、馒头和咸菜。时间久了,她是真的不习惯。但也不敢跟爸爸说。

  负责伙食的师傅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给孩子们改善一下,就弄来了面包、黄油、奶粉和咖啡。李敏这回开心了,每天早晨都大口朵颐。但是,毛主席有个规矩,就是伙食费必须按月报账。

  到了月底,这事瞒不住了,伙食费多出来一大块。毛主席看罢,便问大师傅怎么回事。大师傅也不敢隐瞒,只能实情托出。

  毛主席知道他这是为了照顾孩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师傅:“千万不要这样溺爱孩子,伙食费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因为她是我的女儿,就搞特殊。”

  李敏也知道自己错了,跟爸爸诚恳地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吃过西餐,而是慢慢习惯了馒头和咸菜。后来在三年困难时期,李敏还主动要求不吃小灶,和大家一起去大灶吃饭。

  苏联人民以能歌善舞闻名,在这样的熏陶下,李敏也自是艺术才能出众。因此,在学校里,她对参加表演非常积极。

  有一次,学校组织一次汇报表演,由李敏来领舞。但表演的当天,大伙却发现穿裙子不合适,必须要穿裤子才行。可那时的女孩子在夏天都喜欢穿花裙子,去哪找裤子呢?

  李敏赶回家就开始翻箱倒柜。过去的裤子不是太小,就是颜色不适合表演,找来找去,最后可算找到了一条凑合能用的。穿上之后,李敏就赶快往外跑,怕赶不上演出。

  可就在此时,传来了一声“你等一下!”李敏回头一看,原来是的姐姐~李云露。

  李云露是同父异母的姐姐,因为在小时候照顾过。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把她带到当保姆,专门负责自己和毛主席的女儿~李讷,还有李敏的生活起居。所以,她也算是李敏的大姨。

  李云露和完全不同,是老实本分人,在1960年代,不知道为何惹了,被赶出,只能到清华大学和儿子一块生活。“特殊时代”结束后,她不计前嫌,还会经常到监狱去看。

  原来,李敏的裤子虽然肥瘦差不多,但却短了一些。如果提到正好,那脚腕子就露出来了。如果要盖住脚腕子,裤子又显得松松垮垮。

  李云露说了这个问题后,李敏感觉也对,赶快把裤子脱下来,交给这位姨妈。李云露的手非常巧,三下五除二就把裤脚的贴边拆开,然后用颜色相通的布料接了上去(那时不像现在,衣服五颜六色,主要主要以绿、黑、蓝三种颜色为主,所以布料很好找),一阵飞针走线之后,裤子变得非常合体,也看不出接过的痕迹。

  1959年8月的一天,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张国兴被毛主席叫到面前。张国兴心里一阵嘀咕:“我做的湖南菜,毛主席不爱吃?”

  原来,不是菜不好吃,是因为李敏要结婚了,新郎官是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将军的儿子孔令华。

  毛主席找张国兴,就是委托他为女儿的婚礼准备酒宴。可说是酒宴,请来的客人只有两边的亲属和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总共30多人,三桌足够。而且,毛主席还嘱咐一切从简,要和普通人家的婚礼一样。

  张国兴觉得太寒酸了,而且因为贺子珍同志无法到场,就建议把在京老帅的夫人们都请来热闹热闹。

  毛主席听罢,连连摇头,道:“千万不要宣扬出去,在京的高级干部就有几千人,如果大家知道了,那还得了。使不得,千万保密!”

  于是,国家主席女儿的婚礼就这么“偷偷摸摸”地办了,张国兴连自己的家人都没告诉。唯一请来的外人只有大姐。

  由于特殊原因,李敏一家搬出了。但李敏以极高的党性将很多情况都当面或写信向爸爸进行了汇报。前文所述的,被贺子珍同志掩护的钟赤兵中将,就是在她的努力下得到的保护。

  1977年9月,李敏和丈夫陪着母亲贺子珍同志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并瞻仰了父亲的遗容。在敬献花圈时,母女已经忍不住失声痛哭。

  此后,李敏一家一直过着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清贫的生活。但无论是贺子珍同志,还是李敏都没向组织提过任何特殊的要求。

  李敏虽然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但她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爸爸的嘱托:作一个不搞特殊的普通人。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