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半岛电子成员全部零基础这个残疾人管乐团一年演出近20场

  半岛电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刘晨玮)5月21日是全国助残日,19日,江汉区残疾人交响管乐团的成员们来到江汉区文化馆,这一天,是他们登成文艺汇演的日子。这支华中地区首个由残疾人组成的管乐团成立了4年,共有40余位成员,年龄分布在40岁至70岁。

  指挥走上舞台,做出“开始”手势,一阵嘹亮的合奏声响起,激昂奋进,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是属于他们的“赞美诗”。

  残疾人交响管乐团的老师来自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武汉市江汉区青年爱乐交响管乐团,负责人是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廖逸君、李珊珊夫妇。

  2017年,他偶然得知位于江汉区的阳光家园机构有不少智力障碍残疾人,他们渴望学习乐器。他决定义务教授这些残疾人学习乐器。

  2019年,在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和江汉区文化局的支持下,廖逸君组建起华中地区首个残疾人交响管乐团,向所有想学乐器的残障人士开放。每周一次排练定在江汉区文化馆进行,长达3小时。

  老师们先教他们认识乐器,为了方便识谱,又把五线谱改为简谱,甚至把不好理解的地方改为汉字、图画,以求尽可能简化。区残联请到专业教师,为学员开设五线谱培训班,弥补不足。

  廖逸君还有一个诀窍:肌肉记忆法。他解释,掌握一门乐器依靠长期训练,比如手在什么位置会发出什么音,练习多了自然熟悉,“学乐器也是体力活”。

  学员们一般一两个月才能学会一首曲子,如果考虑到合奏效果,所耗费时间更长,但浓厚的兴趣和集体荣誉感让学员们形成内心自觉。平常,学员们自行在家训练,上课抽查时,老师们总会被成果“惊艳”。

  江汉区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张兆林因公致残,失去了一只右手。只有左手能不能玩乐器?张兆林觉得“没什么难的”,他选择了打击乐器,学习三角铃、鼓,理由是“靠左手就行”。他逐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2019年起,他跟着廖逸君学习萨克斯,每次排练,骑电瓶车往返时间约要两小时,风雨无阻。他珍视学习机会,“自从学了乐器,业余生活就被占满了,我觉得自己不一样了”。

  62岁的刘小妹也是乐团的老成员,因幼年患上脊髓灰质炎,她落下残疾,右腿几乎使不上力,行动不便。

  刘小妹曾在工厂工作过,后来又考上了社区协理员。2019年,得知区里要办残疾人管乐团,刘小妹欣喜若狂,从区里领回萨克斯,“回家就后悔了,对我来说这个太重了”。刘小妹只能把萨克斯抱在怀里尝试摸索,对着网上视频摸出指法,当发现自己可以吹出“哆来咪发唆”,她激动得和朋友们分享。

  乐团里,大家按萨克斯、铜管等乐器类别分组,平日约在公园里练习。为了学好萨克斯,刘小妹和队友们去中山公园练习,发现有萨克斯高手,她便硬着头皮搭讪求教。受到不少陌生人的帮助后,刘小妹变得外向了,每周去训练的路上,“心里要开出花来了”。

  目睹可喜的改变,廖逸君的判断被印证着:音乐可抚慰人心,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残疾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

  区残联给予了各方面支持,管乐团的不少学员还在学习舞龙、轮椅舞蹈、合唱等,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长期接触下来,廖逸君感受到残疾人群体的可爱、执着,“他们太值得我们敬佩”。他发觉学员们变“卷”了,他们“卷”着争取登上舞台的演出机会,希望被看见和认可。

  如今,管乐团已跑过武汉三镇不少社区、文化馆参与演出,一年接近20场。他们盼望着,有一天可以去外地演出,或者参加全国赛事。

  如今,乐团能熟练合奏的曲目已有十余首,从音乐里,学员们找到自己、力量和温暖。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