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為藝術人才成長提供廣闊半岛电子舞台(培養新時代文藝人才)

  半岛电子習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中指出:“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科學有效的培養方式是戲曲人才成長的關鍵。戲曲人才培養具有個性化、難以“批量生產”的特點。結合當代戲曲發展和觀眾審美需要,創造性地傳承“傳幫帶”培養方式,對戲曲發展至關重要。

  戲曲藝術得以流傳至今並仍生機勃勃,“傳幫帶”功不可沒。這種方式通過小范圍的、手把手的、有針對性的教學來培養人才,幫助人才成為“角兒”。實踐証明,“傳幫帶”符合戲曲人才培養規律。它是老戲班、老藝人們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式,特別是京劇,諸多名家大師都是“傳幫帶”的直接受益者。上海京劇院建院60多年來,在“傳幫帶”上下足功夫。近年來,面對更好的文化環境、更新的傳播語境,我們在實踐中,對“傳幫帶”三個字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

  “傳”是傳承理念、賡續風格。上海京劇院誕生、成長於上海,天然具有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文化性格。一是敢於在題材上進行探索。革命現代戲、新編歷史劇、台本戲、名著改編、影視改編、跨劇種改編等,數十部作品,多角度創新,一旦找准目標,團隊就會精益求精進行打磨。二是協同創作的“一棵菜”精神。一出好戲是集體努力的成果,出挑的不僅是幾個角兒、幾個唱段,更是劇組、團隊以及劇院整體。“傳”的是精氣神,是勁往一處使的理念和共識。在日常排練、演出過程中,青年演員、編導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精神滋養,並將這種敢於創新、鍥而不舍、團結協作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幫”是幫助鑽研技藝、夯實基本功。“四功五法”是戲曲表演的基礎和根本,青年人才需要在老中青代際傳承中,在前輩們的細致幫助下苦練技藝。對劇團來說,“幫”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作用明顯。在尚長榮、李炳淑、陳少雲等老藝術家幫助下,上海京劇院的奚中路、李軍、史依弘等中生代實力派演員成長起來,他們又幫助熊明霞、王珮瑜、傅希如等年輕演員成長。由此,我們形成了代際之間的幫扶梯隊。老藝術家們以實際行動扶攜后輩成長,為他們搭戲站台。“青春跑道”“京武會”“實力派”等專題演出,青京賽、梅花獎、白玉蘭獎等多項評選,台前看到的是青年人才的脫穎而出,幕后留下的是老藝術家們手把手指導的身影。

  對戲曲流派傳承發展而言,“幫”的作用不容忽視。京劇界有句老話:千生百旦,一淨難求。目前,京劇花臉人才較為稀缺,特別是銅錘、架子、武花臉在細分之下,出角兒更難。近年來,上海京劇院架子花臉人才儲備大大提升,緣於尚長榮主動挑起“幫”的重擔,不僅在院內培養,手把手地傳承,更是通過舉辦研修班,為各地京劇院團輸送了花臉人才。麒派人才的培養同樣如此。上海京劇院是麒派的大本營,陳少雲多年來從劇院發展出發,不僅培養了多位出色的麒派傳承人,也通過開辦研修班,為各大院團培養了麒派人才。

  “帶”是帶領人才成長、帶動戲曲事業發展。“傳幫帶”作為人才培養方式,受益的不應僅是個人,效果也不是短期的。院團“排頭兵”應充分發揮人才和影響力優勢,帶動戲曲藝術出新出彩。地處國際化大都市,作為國家重點文藝院團,上海京劇院不能僅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勞作。我們積極主動地、廣泛地與其他院團交流合作,介紹人才培養經驗,共同為戲曲藝術發展貢獻力量。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今天,我們有信心與戲曲同仁們一道,開掘“傳幫帶”的當代內涵和價值,為戲曲事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培養藝術人才,需要尊重不同藝術門類特質“因地制宜”。芭蕾舞被視為“足尖上的藝術”,為練就精湛的舞蹈技術,芭蕾舞演員需要長期高強度、高負荷訓練。因此,芭蕾人才培養周期長、淘汰率高,人才藝術生涯短。除了演員,芭蕾舞編導、舞台設計等方面人才培養也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課題。芭蕾院團要根據這些特點和現實,從愛護人才、推動中國芭蕾藝術發展角度出發,不斷創新培養方式,為人才輩出提供豐厚土壤。

  和戲曲一樣,芭蕾也是講究“角兒”的藝術,拔尖人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拔尖人才需要長期實踐鍛煉,院團要為青年演員搭建一展身手的舞台。近年來,中央芭蕾舞團讓青年人才在劇目創排中挑大梁,通過演出實踐不斷得到磨礪。同時,選派有潛力的人才參加國際知名芭蕾舞大賽,在比賽中開拓視野。許多聞名國際並為國內觀眾所喜愛的芭蕾舞演員,就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如今,邱芸庭、徐琰、方夢穎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正在迅速成長,不僅在國際大賽中摘金奪銀為祖國爭得榮譽,也正在成長為劇團藝術實踐的骨干。

  在培養舞蹈人才的同時,編導人才也不可忽視。一部經典芭蕾舞劇,離不開編導人才的智慧,但芭蕾院團的編導人才往往處於稀缺狀態。為擺脫這一困境,中央芭蕾舞團從2010年開始啟動“芭蕾創意工作坊”項目,鼓勵年輕演員挖掘自身編創興趣和才能,為其提供編排作品和推廣演出的平台,同時積極與世界不同流派的編導合作。在這一公益品牌項目支持下,費波、張鎮新、王思政、李旸等一批青年編導人才初露鋒芒,逐漸形成富有活力的創作群體,陸續創作出《鶴魂》《敦煌》《花一樣開放》《世紀》等大型原創作品。這一機制創新在為院團乃至中國芭蕾培育編導人才、推動原創作品排演的同時,也為年輕舞蹈人才的成長提供更大空間。

  芭蕾是精湛的藝術,也是嚴苛的藝術。人才保持高超的專業技能,作品藝術水准才有保障。院團要在常規練功、排練基礎上,科學設置考評機制,促進青年人才良性競爭,形成共同攀登藝術高峰的好風氣。中央芭蕾舞團持續實施“以演代練、以考促練、考評相兼”式的考核機制,每年對演員業務狀況進行考核。考核以“追夢”為題,對觀眾開放,通過專家評委評分及觀眾評選“最喜歡的演員”的方式完成。每年一度的考核評定,讓專業能力突出的年輕演員脫穎而出,得到破格晉升,成為專業技術隊伍的“排頭兵”。目前,這一考核項目也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品牌演出項目。

  技藝之外,芭蕾人才的文化素養提升要靠院團的繼續教育。許多芭蕾演員進入院團工作時,年齡不滿20歲。為持續提高芭蕾演員綜合素質,我們開展制度化、體系化的“芭蕾人才繼續教育”工作,與北京舞蹈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院校的繼續教育機構合作,支持全體芭蕾演員在職期間攻讀更高學位,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芭蕾藝術國際交流頻繁,這要求芭蕾人才培養模式是開放的、與世界接軌的。中央芭蕾舞團一方面堅持“走出去”,每年選派2到3位專業技術人才前往國際知名院校或文藝機構學習,開闊視野,提高技能﹔另一方面,堅持“請進來”,聘請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來團指導。近年來,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引進外國專家指導數十人次。

  青年演員培養還要與劇團需求相對接。我們積極探索自主培養新模式,2018年正式成立中央芭蕾舞團舞蹈學校。秉持“以團帶校、團校合一”的辦學理念,與北京市有關學校強強聯合,合作辦學。如今,舞校在培養高素質芭蕾后備人才、滿足劇團人才梯隊建設需要方面已初見成效。

  從人才成長實際出發,從藝術發展所需出發,尊重藝術規律,積極創新,主動作為,我們期待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探索出更加多樣化的人才發展路徑,不斷推動芭蕾藝術繁榮發展。

  傳統戲曲如何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角兒”,既是老話題,也是新形勢帶來的新課題。近年來,各藝術院團都在進行新的探索,本著“人才高度決定藝術高度”的理念,通過創新實踐和機制革新,努力培育藝術能力和文化素養兼備的青年人才。

  多演出是戲曲演員成才的必經之路。戲曲院團要達到出人、出戲、出效益的目標,千頭萬緒,關鍵是多練功、多排練、多演出。實踐証明,童子功固然重要,但最終能否成為高水平戲曲人才,還取決於院團培養和舞台歷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唯有持之以恆地多演出多實踐,才能保持精湛的藝術水平。多年來,浙江婺劇團年均演出500場,其中包括進校園、城市交流演出、公益演出等,基本實現了“人人有戲演”。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我們根據演員自身特點,適時量身定制劇目,讓后起之秀挑大梁。對於新劇目主演陣容,優先考慮優秀青年演員。我們發現青年演員李烜宇嗓子條件好、悟性高、學戲快,在復排經典劇目時,讓這位進團僅3年的演員擔綱主角,並安排20多位藝術功底深厚的前輩為他配戲。李烜宇不負眾望,憑借在劇中的出色表現,一舉奪得第二十六屆白玉蘭獎新人主角獎。

  從院團角度來說,好團風是培養人才的有力支撐。好團風是一種藏在心中的美德,一種深植腦海的自覺。我們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制度建設,提高全體演職人員素養,形成良好團風,幫助人才成長。比如劇團在20多年前就實行演出前禁煙禁酒的規定,提高大家內心對藝術創作的敬畏。當“有戲演不算苦,沒戲演真叫苦”成為劇團上下的共識,當主要演員不搞特殊化,龍套演員甘當螺絲釘,好團風就會傳承下去,人才成長的土壤就會豐沃起來。

  人才培養關乎劇種傳承創新,我們要根據劇種特點以戲帶功,以戲育人,以功促戲。就婺劇而言,文戲武做是一大特色,深受觀眾喜愛。能勝任文戲武做劇目的演員,必須文武兼備、唱念做打皆優,需要重點培養。我們讓青年演員在文戲武做經典劇目中擔綱主角,錘煉他們的專業技術。婺劇《斷橋》以主角許仙的“十三跌”著稱,跌打滾翻層出不窮,團裡兩位梅花獎得主楊霞雲、樓勝,都是在這一劇目排演中成長起來的。現在,經過他們的傳承創新,“十三跌”橋段還增加了不少精妙的舞蹈動作,讓《斷橋》的武戲分量更重、表演技巧更多、難度更大,更具觀賞性。

  除了培養主要演員,浙江婺劇團還打造了一支高水准武功演員隊伍,為發揚婺劇特色提供堅實保障。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武功演員也像“兵”一樣,練功期長,舞台青春期短。雖然屬於配角,但高水平武功演員同樣是作品藝術表現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盜仙草》中精彩的踢槍為例,主角要踢槍成功,必須通過武功演員無數次嫻熟無誤地拋槍陪練,但武功演員往往無緣獲獎。我們完善績效機制,對武功演員給予獎勵,增強他們的獲得感。除此之外,我們還幫助演員們解決各種生活困難。在一系列措施保障下,浙江婺劇團的武功演員隊伍不僅為本團演出作出貢獻,還經常支援兄弟劇團,幫助補齊短板,並先后多次擔任央視春晚、央視新年戲曲晚會等重要演出的武場班底。

  戲曲人才培養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編好戲、演好戲,鼓勵青年演員以更高的目標、更深的功夫傳承創新婺劇,為中華戲曲百花園增添更多亮色。

  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在戶外坐一坐,晒著太陽、閑聊小憩、欣賞城市街景,是許多消費者中意的春日休閑選擇。 為促進消費回暖,讓“煙火氣”回歸,2023年以來,多地出台相關舉措鼓勵商業“外擺”,以提振消費活力,擴展城市商業形態。 商業“外擺”既是城市戶外商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映照城市商業繁榮的窗口。…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休閑方式之一。浙江作為沿海省份,海島旅游備受全國游客喜愛,其中舟山最具代表。 舟山是我國唯一由群島組成的海上地級市,其旅游產業已成為舟山海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关闭